女性原发性局部多毛症,及早中医调治可解忧

  大众卫生报   2025-05-02 08:58:16

大众卫生报·新湖南客户端5月2日讯(记者 袁小玉 通讯员 胡晴)初三女生小李(化名),13岁,正值豆蔻年华。从小学六年级起,她逐渐发现自己背部、四肢等部位体毛生长异常,浓密而旺盛,初二后随着学习压力增大,症状进一步加重,持续三年多来深感困扰,影响身心健康。

今年3月下旬,小李在家人陪同下前往郴州市苏仙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就诊。接诊的胡云鹏医师详细问诊后发现,小李除了体毛问题,还伴有面色黯黑、焦虑烦躁、情绪易怒、入睡困难、睡眠不安、小跑即喘、咽喉易“发炎”等症状,舌根苔明显剥苔,脉象弦细而短数。胡医生诊断其为原发性局部多毛症,辨证属“肺肾不足,心肝有余”之证。

“肺肾之阴不足,心肝之火有余,火乘金、心乘肺,又肺主皮毛,故而呈现体毛密集而旺盛的‘虚亢’状态。”胡医师解释道。小李的症状体现出典型的“肺肾阴虚为本,心肝火旺为标”的体质失衡:肺肾之阴不足,津液亏少,肌肤失于濡养则面色黯黑,咽喉不得滋养则咽喉易“发炎”,心不得津液制衡则焦虑烦躁、睡眠不安,气机不得正常敛纳则小跑即喘;心肝之火有余,有余之火乘肺金则肺金“虚亢”、导致体毛密集而旺盛,扰乱神志则引发焦虑易怒、入睡困难;火盛灼津,更进一步导致脉象弦细短数、舌根剥苔等“虚火”偏盛、“虚火”灼津之象。

整体来看,这是一个以“虚为本、火为标、虚实夹杂”的复杂病机,提示青春期少女在发育阶段阴阳失调、脏腑失衡状态,亟需中医综合调理,燮理阴阳、调理脏腑功能,平衡内在状态。

基于这一辨证思路,胡医生为小李制定了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中医康复方案:内服中药以“二仙汤合二至丸”加减,旨在补肺肾不足之阴,清心肝有余之火,以纠正青春期常见的阴阳失衡;外治则选用中药细粉(主要含肉桂、黄连、香油等)调敷涌泉穴,以引火归元、交通心肾,起到安神镇静、协调脏腑的作用。内外结合、标本兼顾,充分发挥中医“整体观”与“辨证施治”优势。

一个多月后,小李明显感觉睡眠改善,小跑不再气喘,中考体育顺利达标,最令她惊喜的是,原本密集而旺盛的体毛呈向心性脱落了将近一半,体毛脱落后的肌肤变得更加光滑了,舌根也重新长出了新苔,身心状态焕然一新。

胡医生指出,青少年女性原发性局部多毛症初期多因肾脏功能失调。中医认为,肾为“藏精之所,主骨生髓”,为水火之脏,藏真阴而寓真阳,乃先天之本、生命之根,故凡是有关生长发育的异常,多与肾的生理功能异常有关。治疗上需因人因时制宜、辨证施治。

胡医生引用金元时期名医刘完素在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妇人胎产论》中的理论,指出女性不同年龄阶段,脏腑主次各异:“童幼天癸未行,属少阴(肾);天癸既行,从厥阴(肝)论之;天癸已绝,属太阴(脾)。”正所谓:“妇人少年治肾,中年治肝,老年治脾。”小李正处青春期发育阶段,治疗上以调肾为本,是符合生理特点的中医干预路径。

“女性原发性局部多毛症,尤其在初发阶段,及早接受中医调治,往往能够事半功倍,恢复机体平衡,从源头解除困扰。”胡医生强调说。

责编:袁小玉

一审:袁小玉

二审:梁湘茂

三审:田雄狮

来源:大众卫生报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我要问